研究成果

转载董炎星先生的文章《福建董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2015-06-03 15:24:48

福建董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董炎星
福建最早的名称是“闽”,其土著居民在历史上称为闽人。古代的七闽部落和楚国都是被称为“蛮”的南方民族。七闽的分布地域甚广,包括今天的福建全部、广东东部潮梅一带、浙江旧温、台、处三府属等地,就是现在的福建省、浙江省东部
宁海县及以南一带,包括温州地区、台州地区、丽水地区、衢州部分地区、广东东部潮州汕头、梅州、江西东部一带。古闽人是拜蛇为祖先的,故“闽”字为门中有虫,“虫”的本义就是蛇。这种民俗至今仍在一些地方保存着。
从歧视性的“闽”到祝福性的“福”与“建”。首先人口太少,其他更是不成气候。唐之后人口大增,各地得以开发,经济、社会逐渐成型,所以唐开元22年(733年),设了福建经略使,统一管理福、泉、建、漳、潮五州,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福建”二字。以后,福建便作为一个独立的地方行政体系而存在,历经唐宋元明清,直至今日。
福建由于一方面“多山”、“滨海”的地理环境,另一方面“闽”这一古老族群的传人 ,生生不息的延续着祖先的文化血脉。 以及宋元、明清时期两次国际上洲际海洋贸易网络与全球化发端的时代诱因所共同作用,决定不安命运、敢于打拼的族群个性,成为有着
移民传统的地区。在《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中,梁启超称:“吾侪研究中华民族,最难解者无过福建人”。
今天福建人的族谱、家谱都说自己的祖先是从
中原南迁过来的,确实如此。在中原汉族到来之前,福建还生活居住着一个民族,那就是闽越族。中原汉人迁入,既不能赶跑原住民族,又因为自己文化高,武力强,于是慢慢将闽越族同化。闽越族的土著语言与古汉语混合形成了今天的闽方言,两族居民的通婚造成了今天福建的体态容貌。
福建董姓人也不例外,他们从那里来,到那里去?
一、三国吴时董姓移民入闽
三国孙吴为定闽地,孙策、孙权兄弟先后五次派兵入闽征讨,“料出兵万人”。同时又有一批江浙人纷纷
移民入闽。这期间,加强了对福建的管理和开发,福建新设了建安郡,管辖十个县,八个在闽北,只有候官(福州)、东安(南安)在沿海。总的来说,那时候的福建还是边穷地区。吴国常把流放官员、贵族都丢到福建。此时董姓从江浙入闽,以董奉为代表居住侯官。
据载东汉
建安时期,“建安三神医”之一董奉,又名董平,字君异(一说字君平,《大越史记全书》说字“昌”),号拔墘,住于侯官县董墘(一说董厝)村(今福建省长乐市古槐镇青山村)。少年学医,信奉道教。年青时,曾任侯官县小吏,不久归隐,在其家村后山中,一边练功,一边行医。出行在南方一带行医,晚年到豫章(今江西)庐山下隐居,继续行医。
董奉的一支广川迁往陕西西安,经浙江宁波到福建侯官(现福建闽侯县)然后到江西庐山,经二十五代因做官董典迁河南开封(兴到湖北武昌),后代又经湖北秭归到湖南长沙从董奉(庐山)起第36代的子昌公又由长沙到攸县西乡石虎陂燕山下(时值宋理宗景定元年庚申),后为攸衡鼻祖。
子昌,字兴文,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迁居湖南攸县西乡石虎陂,为攸衡鼻祖。又三代至万一、万二、万三、万四。万一公裔代承云南军籍;万二分基攸县龙翔;万四留居石虎陂;万三,字望震,元至元间由石虎陂徙居衡山车头。至六代衍为富、贵、荣、华、长、寿、康、宁八房。明崇祯11年(1638),万二、万三、万四三房合修首谱,清雍正10年(1732)、乾隆38年(1773)、道光3年(1823)、道光26年(1846)、光绪元年(1875)万三房贵、荣、华、康、宁五支合修,宣统元年(1909)荣、华及贵房
西川公一支续修,1938年华房淑彰支及淑显支惟正、惟直、惟忠四小支续修。至1948年,车头董氏共7000余人,分布于铜塘、官坪、石矶、大源塘、楞枷寺、霞沅冲等处。宗祠在车头篁竹园。
湖南省攸县石虎陂董氏开基祖,称'石虎开世第’, 堂号是陇西郡广川堂。公元1260年,是宋朝理宗景定元年,同时也是蒙古世祖中统元年。当时子昌公迁入攸邑西乡石虎陂燕山下,即現在湖南省攸县鸭塘铺乡西洋垅村和黄桑桥村石虎陂東燕窠。
原排行诗10句管 四十世,即貴万德新,全才闻仲,永正朝廷,兴文最盛,学宏先绪,芳承汉晋,鸿儒董相,美済家声,云裔凤起,世接昌栄。
原车头老班:道德宗周孔,文章启人承。
车头、龙翔原班:人承明正训,儒泽绍心传,孝友垂家范,诗书庆国恩。
至嘉庆乙亥年[1815年桑桥,龙翔,车头合修通谱,自二十六世起共用新立排行新詩。'人怀三策祖,弈世衍其传,孝友传家范,诗书庆国恩。
攸县桑桥董氏族谱世系,从中州子昌公开始至1997年三十世。
   二、唐朝及五代时期董姓移民入闽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对州、县大加并省,并依山河形势、地理区域分全国为十道。福建属岭南道,下辖丰州(治所在今泉州)、泉州(治所在今福州)、建州(治所在今建瓯)。入闽汉族移民逐渐占据了闽南地区,并且同化这一带的闽越遗民。
唐朝起,福建渐成中国海上贸易的南北交汇点,向北可以到朝鲜、日本、渤海、契丹,向南到东南亚,印度、
波斯、安息……,福州、泉州二港与扬州、广州并称唐代对外贸易三大港口。人跟着生意跑,不知觉就在这些港口常住了。
“安史之乱”时中原地区战乱频繁,而地处东南一隅的福建,却又成为北方人民避乱南迁的乐土。
从当时福建人口比重来看,唐末福建原有人口不过数万户而已,而入闽的光、寿
移民又达数万人,若以一户五口为计,仅仅这一批北方移民,可能就占了福建总人口的1/5!
唐朝五代时期入闽汉人带来的语言已经是中古时期的北方官话方言(即白话文系统)。是时泉州方言民经根深蒂固,北方方言已无法改变泉州方言系统,而只能“入乡随俗”,最终融入泉州方言。
(一)董姓随陈政率军入闽
唐高宗总章二年,唐派光州固始人陈政率军入闽,以镇压漳州地区“蛮僚”的啸乱,随行将士113员,府兵3,600人。初战失利,又令其兄弟率领58姓军校前来支援。平叛后,这支部队连其家属就在漳州一带定居,成为漳州地区居民的始祖。
据《漳州府志》记载:诏安董姓于唐朝(686年)陈元光率部进漳州平乱时的兵员,派系《太原衍派》,即祖籍来自山西省太原市。其后裔董致政约在宋元之间,携子董西山从福建诏安县城移居潮州陇上西山(桑浦山后)安家。至明初,住地被朝廷官员指定为墓葬坟地,乡人遭迫迁。加之此地盗贼啸聚,打家劫舍,无法耕种和安居。董西山兄弟四人,各自分散逃生,一人流落到澄海创业;一人转徙至饶平安家;一人移居潮安仙都乡创村立寨。仙都董氏裔孙先后分衍潮州市古美、潮安古巷胶塘、庵埠葫芦市、汕头和国内各地及海外谋求发展。
  (二)董姓官迁入闽
乾元元年(唐肃宗758-760),董玠(蜀汉之邑宰董和十四世孙)赴福建都防御使兼宁海军使和福州剌史,他于闽十二都古县(今长乐市古槐村),安抚闽海而波不扬,有德惠及于民,民请留之。他将次子元礼留下,居于闽省福唐城(“福唐”作为县名,曾经专指福清。唐圣历二年(699年)割长乐县南地成立万安县,天宝元年(742年)万安县更名福唐县,后梁开平二年(908年)福唐县更名永昌县,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永昌县复名福唐县。后唐长兴四年(933年)改福唐县为福清县沿用至今。福清冠名福唐前后两次计176年。族谱中“次子元礼留闽省福唐城繁衍延续至八世” 的描述年代应该指的是如今的福清)。董元礼玄孙董禹,在干符元年为左补阙,以善谏名,皇帝嘉奖他的忠诚,赐金帛以表彰。禹生绍裘,裘生四子:
长子璘,在唐五代末周显德四年为县令;次子珙,三子琳,四子玘,至宋太平兴国二年,由福唐城迁入长乐的敦素里,这就是古槐董之祖;璘生二子:长子思诚、次子为思谨。诚于宋端拱二年迁于黄崎沙里,则为震龙之始祖。古槐珙三传至舜俞,始由世居十七都蔡宅之旁,迁至二十四都鳌峰之东畔大启室宇之前董。其后又分支为金峰董,及福、禄、寿三房,董玠的后裔主要分布在长乐市的古槐镇、文岭镇、金峰镇、梅花镇及江田镇,福州市鼓山镇远洋远西村、连江县东岱镇及罗源县凤山镇。
长乐董氏自玠公始传至第二十世继公起有上下廿四世昭穆排行。长乐董氏昭穆世行前後廿四世表字:上廿四世行第排列順序:
  繼汝宗彦,廷建有善;則爾永孝,述祖道誼;傳家政美,德隆積慶;
 下廿四世行第排列順序:
 允崇文學,英俊齊彰;觀光上國,奕代聯芳;胎謀克紹,赐福孔長。
1、古槐董氏入闽始祖董者玠公当追溯至西汉名儒董仲舒后裔蜀汉邑宰董和之十四世孙也。于唐上元元年任福州都防御使,公因新宁县(即今闽十二都古县长乐古槐)其地卑湿,于唐上元元年迁县治于六平吴航头(即今长乐市)。玠公安抚闽海无波,有德惠及于民,民请留之。玠公乃留次子元礼居闽省福唐城。礼之玄孙董禹干符元年为左补阙以善谏名,上嘉其忠赐金帛以旌之。禹生绍裘,裘生四子,曰磷周显德四年县令、曰珙、曰琳、曰玘,皆潜德弗仕。宋太平兴国二年珙公自福唐城迁徒至长乐敦素里,是为古槐董氏始祖。至今已逾千载,繁衍至四十二世。现古槐董氏有9 5户,三百多人口,但大部外迁省内外及海内外,居村仅三分之一。
   古槐董的另一支自珙公三传至舜俞,始由世居十七都蔡宅之旁,至宋中叶迁至二十四都鳌峰之东畔大启室宇之前董(今长乐文岭镇前董村),福禄寿三房又分支文岭石壁,宋熙宁年间又分支为金墩(金峰)董朱。董朱村有258户,938人口(包括海外35户),始祖董玠公于唐上元年为福州防御使,玠公留次子元礼公居福唐城,礼公之玄孙珙公于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82年)迁居长乐十二都“敦素里”古槐,即“古县”。宋中叶大观戍子年(公元1109年)舜俞公迁于二十四都鳌峰(前董),由“鳌峰”舜俞公第三世康公迁于胪峰“金墩董厝”(即金峰董朱)。迄今八百三十多年已传三十二世。
2、公元987年,思誠公自福州遷來長樂傳至伯寧公,以上十一世均为單傳,震龍董昌盛之基業,實由繼宗公開始矣,故震龍董氏昭穆世行上廿四世行第排列以繼字翠為一世,排至慶之輩矣。
繼宗公乃唐防御使董玠公二十世孫,伯寧公之子,系思誠公第十二世孫也。
   繼宗公生七子,枝葉繁榮,蕃衍派系。后裔子孫,勤奮上進,科甲聯芳,英才輩出,富貴綿長。
   繼宗公之長子龍公,字汝厚行一,生娶卒葬俱已失詳。生二子,長宗韶,次宗韻,龍公乃天房世祖,别遷待考。
   次子鳳公字汝彩,號萬腾,行二,生二子,長諱智,次讳耿。乃地房世祖也。其生娶卒年月俱失詳,墓葬石井山,朝向坐寅申兼艮坤。公富豪一世,仗義疏財,賬貧恤患,
仁德佈世,惠撫鄉郑。建”鳳彩堂”房廳於震龍董氏宗祠左冀,其建造年間未詳,房廳朝向坐甲庚兼卯酉三分。
  三子熊公,字汝渭,行三,積產萬全出大富。生二女,長女適沙堤,辦去嫁妝”脚帶湖”次女適山富(即沙頭頂),辦去嫁妝”后董洋”。故沙堤林家和山富黄家與震龍乃祖葷姻親之關系。熊公未立后嗣,生娶卒俱失詳。
   四子熊公,字汝吉,行四。因逃拘捕,投奔睢陽車中《河南省睢陽縣》,后任車中要職,其后裔繁衍河南一帶。據說熊公于明朝時期,因打官司曾回震龍借族譜,后因年代久速,失去聯絡矣。
五子鑾公,字汝翔,號萬頃,行五。生前出大富,乃人房世祖也。
六子鲲公,字汝南,行六,未立后嗣。
   七子魤公,未立,夭殤。
   繼宗公生七子,長子龍公,四子熊公皆外遷,震龍董財丁之興盛,實由鳳公(地房)、鑾公(鑾公)倆世祖蕃衍分支,繁榮昌盛也。
   至于繼宗公叔祖舜明公入赘湖頭官家,思誠公的八世孫樑公之子董佺公别震龍獨木泛舟遷連江東岱,以及繼宗公九世孫則對等别震龍遷福州遠洋,分支流衍,嗣繼傳今,因此,連江東岱,福州远洋,湖頭、官家,與震龍董,均系血缘之親也。
  (1)思誠公裔孫樑公之子董佺公官授秘書郎,進士出身。宋未時期,因世運變異,為避元患別震龍獨木泛舟,入遷連江縣出東門離城20裏永福鄉永音貴裏岱堡之南牛路下董厝角(現改名董厝路)。
因東岱董別遷震龍年代久遠,音訊互失,以至世系表字另立行第。其自20世起行第世次表如下:
(20、21、22、23、24、25、26、27、28、29、30、31世)

行       祖 训 可 遵 策 学 渊 源 聿 成 永 久

字       家 修 能 立 箕 裘 缵 述 丕 发 祯 祥
公元1990年冬,東岱董聘請後董宗親在連江會譜,雙方核對行第世次排行,並載入宗譜,以親密震龍與東岱的親緣。現將核對後的東岱董行第世次排列如下:
(注:第24世名行为“策”,字次为“箕”,今由简易
书写及户口身份证,“箕”多写作“其”,特此说明。)
  (2)遠洋董,即在福州東水鳳洋浦尾新西境,今鼓山鎮遠西村居焉,据族谱记载,俱由後董遷入。有東房董屬後董鳳公地房後代,十一頭孝董、北社董、朝北裏董均屬後董鸞公人房後代,其中,十一頭孝董,於清康熙已亥年即公元一七一九年遷入遠洋,有较详细的记录谱系。而北社董、朝北裏董、東房董的有关前代世系待考。
應霖公字善勃號祥雲行三為八代,大庶公長子,生明萬曆癸卯年,日月失詳,至順治戊戌年六月廿六日被海冠掠俘至沙埋身死屍骸無歸,妣新池池氏,生卒失詳,生二子長立賢这則權,次召賢字則對為遠洋十一頭孝董一世始祖。
據傳由後董則對公之妻(後稱則大媽)帶其孫永光八歲永健六歲到村中楊姓家當下人養家糊口,大年除夕夜無片文辦年貨,只有一碗芥菜煮豬血過大年卅實窮也,至今遠洋董姓會聚必有這碗芥菜煮豬血為紀念菜。数历艰辛兩个孫子终于成人,長孫永光生六子,孝發、孝通、孝端、孝俞、孝惠,次孫永健清乾隆戊子科永建公进士,生五子,孝科、孝珽、孝中、孝雄、孝為,故稱十一頭孝,又發七十二孫(表字述)叉稱七十二合述,而今已番衍枝茂有十二世逾千人之众。
  (3)文董村座落于長樂市文嶺鎮、閩江口南岸,屬二十四都震龍董。村落坐北朝南,左有青赘山,右有全龜山,前朝簽筒筆架峰,村前明堂廣闊,玉水環堂,乃龜蛇交合之風水勝地。
震龍董地房萬騰公裔孫昌美公于清嘉慶三年戊午年(公元1798年)由后董村遷來文董,居此山明水秀之地。時昌美公為防臺風海潮,率領子孫壘沙坡植樹造林,后人稱為昌美沙坡。公娶林氏生三子,相傳至今已有九世,繁衍子孫計有四十六户,總人口l67人,其中外遷福州二户,遷居金峰三户、定居臺灣計二户。
3、福州洪塘萬宗经商上游,于明之永乐年间与昆季三人分散处,一在将乐城北,一在建宁,惟萬宗公入赘张坑以张扬安公之女为室,後卜居崇善至今为崇善始祖,迄今已有二十五代,人口350余人。在1933年瘟疫将乐县城关一支中有一人到余坊乡周厝村上张源去收租得以幸存,现在已有人口30余人。
将乐大源乡崇善村世行昭穆是:
字派:(从第十三代开始)名其宗绍    奕世纲常   永承祖训   克守朝章   行仁致富   修善发祥  传家忠厚  天祚贤良
4、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董其昌从长乐江田乡,以打棕绳为业,定居罗源县城关,其子孙在城关繁衍。
自玠公起入闽迄今已历千载,繁衍四十余世,子孙计一万余人。 
(三)唐贞观二年(628年),陇西董宁迁浙江兰溪,传至五世董念三、董四十由兰溪迁福州府。约在元末,董悦中由福州府迁闽县塘头堡(今琯头镇塘头村),悦中生3子:董喜(天房)、董嘉(地房)、董熹(人房),至明洪武间即建龙塘堡董氏宗祠。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龙塘十一世孙董时用,字良桐,由琯头塘头村迁琅岐董安村。时用生文泰,文泰生4子:振纶、振纪、振綍、振级,衍分4房,今传15世,居村有30多户,120多人;其后裔外迁香港、台湾及侨居美国、西欧等地的有1500多人。清代,董章由塘头移迁川石,今传12世,居村有120多户,650多人;董章裔孙移迁筱埕官坞,今传10世,居村有30多户,150多人。现居秦川村董姓有56户,280多人,居琯头街董姓有20多户,120多人;居壶江村有20多户,130多人;居苔菜镇后湾村有100多户,510多人。
龙城董氏原谱纪字行次
  悦士彦文 惟汝克崇德 乘时展大章 行思绍祖志 亦用圣贤书
续修谱牒行次
  尧舜敦本原 武周善继述 隆朝开景远 家道启其昌
新修譜牒行次
  官高嘉品位  歷代顯中立 萬世傳基業  宗支裕澤長
迄今已有五百余载,其26世子孙 共有1206户,约3000余人。
  (四)董姓随王绪、王潮率军入闽    
唐光启元年正月王绪、王潮“悉举光、寿兵五千人,驱吏民渡江”,“自南康入临汀,陷漳浦,有众数万”,次年攻占泉州,景福二年入占福州,弥后审知受封闽王,建都福州。在王审知很聪明,深知人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他热情洋溢地招徕外省人来福建定居。安民告示一出,移民来福建的人更加络绎不绝。闽王审知执政,保境安民,发展经济文化,“作四门义学,还流亡,定赋敛,遣吏劝农,人皆安之”。
  移民路线应该是由江州进入鄱阳湖畔,而溯赣水,然后沿着汀州至漳州,直达泉州和福州,徙民大部分就在这里散处。
1、唐末,江淮动乱,居民离散。安徽寿州人王绪在黄巢起义影响下,聚众万余人,攻陷光州。那时,固始东乡(今分水亭乡)人王潮与弟审邽、审知以才华横溢著称,人称“三龙”。王氏兄弟奉母董氏率5000余名义军(60余姓)入闽,揭开了固始
移民南方的又一新篇章。
唐末王氏兄弟率60多姓5000余人入闽,他们离开家乡固始向南进发,过寿州、庐州,抵达浔阳(江西九江)。浔阳是江西的门户,自晋代就是“七省通衢,来商纳贾”的重要城市,起义军越过浔阳,继续南行。溯赣江而上,过洪州(江西南昌)、吉州(江西吉安),最后到达虔州(江西赣州)。由虔州东进,折入漳水河谷,进入福建汀州(福建长汀)。由汀州向漳州(福建漳浦)、泉州发展。
当时十八部将董思安是董章之子,他们一族乃是随闽王王审知从河南固始迁徙而来。由于董章与王审知是舅甥关系,故而考察王审知先祖的踪迹就可找到董思安先祖的遗迹。
王审知与董章先人均为鲁琅琊人,其祖籍乃滕州盖村。他们是随王氏前五世先人宦游河南固始的(盖村现仍然存在很气派的王氏宗祠)。追溯其渊源可知,他们来自山东鲁西南的鱼台县,其先人从山西太原府迁徙而来后又迁徙至盖村。董氏一族与鱼台毗邻,世代与王氏结亲。王审知母亲就是一位有名的巾帼英雄(被朝廷授予“鲁国内明夫人”谥号)。王审知当上闽王,董思安当上漳州刺使。董思安气节高尚,成为福建泉州董氏千家万户奉祀之“神”。
董思安部分后裔在祖辈对故土的留恋影响下,其后裔陆续向河南方向迁徙。
唐末董章,随王氏(王审知父)入闽六十七姓之一。其先为河南光州固始人,子董思安,为五代闽(越王)国莆田人,骁勇无比官居闽国(景宗帝王曦)大将军,始落籍晋江登贤里(见《泉州府志 忠议篇》)。开运二年(945年),董思安忠于旧主退隐泉州,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农历土七月十四董思安第十四世孙董善顺因避元兵骚扰从晋江青阳迁居石狮永宁沙堤村,其弟董善应则宣德年间,避居于金门古坑乡,故今金门、同安、厦门、漳州、晋江、石狮董姓均为同宗。
广川大昭穆:
  日正升腾达,宗明嗣永芳。诗书绳祖志,爵禄顯荣昌。
  孝友传家训,文章报国恩。田畴思世德,科第见经源。
闽省董氏大昭穆;
   恭惟道明德,日旭焕春光。群伦欣帝贶,孙曹敦孝友。 垂裕泽丰长,奕世振家声。
永春县五里街埔头后山洋董氏字行自十八世起:
   恭惟道明德,日旭焕春光,群伦欣帝贶,孙曹敦孝友,重裕泽丰长,奕世振家声。
永宁董氏諱行(第五世起):
  恭惟道明德,日旭焕春光。群伦欣帝贶,孙曹敦孝友。  垂裕泽丰长,奕世振家声。
(1)唐光启元年(885),董思安之父董漳由河南光州固始从王审知入闽,居莆田。明正统《兴化府志》有传。
明正统年间修《兴化县志》载:董氏,古陇西人,初自光州固始县辅王审知入闽,寻移于清源东里龙眉。今子孙迁于永福大樟,而龙眉有祠在焉。
宋大观中,兴化来苏里人董公偃(宋兴化县来苏里即今麦斜,是仙游钟山镇人口第一大村),工诗善文学,品行高洁,福建转运使陈觉民表奏以“八行”举荐,大司成考核无误,呈朝廷欲授官,惜未赴行病卒。董姓古代家族发祥地在陇西郡,福建堂号为“三策堂”、“正谊堂”。
  莆田市秀屿区东峤镇东兴村东蔡自然村,其北靠五侯山脉,南临国家级莆田秀屿前沁木材加工区。据东蔡董氏宗亲提供该村董氏先人可追溯在前唐五代时期,已有闽先祖董思安官至镇国将军,当时由河南光州固始县带王氏入闽,
入籍泉州市晋江登贤里肇基;董偃公生五世董鎏公,宋朝进士,敕封英济侯,后因战乱择归隐兴化莆田五侯山后开族启乡东蔡;第十六世董文吾初居东蔡村后同禄林公迁浔江村(现东峤镇前沁村),现在的东蔡村董氏,也包括前沁、岭口、吴厝村近三千宗亲。
莆田市涵江区三江口镇后郭村田头自然村董氏有总户数88户,总人口398人,其中男189人女209人。出嫁和海外人口估计有800人以上不计其中)。
莆田市董氏约6千人,排序第46位。现集中在秀屿区东峤镇东兴村,散居涵江区涵东街、江口镇园顶村、顶坡村等处。
   明、清之际,董氏族人渡海迁入台湾,现多分布在台湾的台北市松山区、大安区、屏东县车城、台北县、高雄县、高雄市及彰化县二水、永和市等地区。
(2)元至元十一年(1274)农历七月十四,董思安第十四世孙善顺因避元兵骚扰,从晋江青阳迁居石狮永宁沙堤村,其弟善顺之弟善应则避居于金门古坑乡。 据《董氏大成宗谱》记载:善应公开基金门古坑,传开六房:希贤,希圣,希文,希武,希元,希万。派下子孙分居于金门、同安、厦门、漳州等地。金门古坑谱牒资料记载:善应号扬崑,于宣德年间(1426--1435年),迁居浯洲浒兴(金门古坑)。
(3)约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董思安十六世孙董伯义自晋江乌屿开派安溪,肇基来苏里产贤(湖头镇产贤村),为产贤董氏一世祖。繁衍生息,先后分支湖头山都村寨边,白濑乡下镇村墘美、坪中,寨坂村中堀,凤城镇上西门等地。湖头、白濑董氏族人又先后迁往永春、永安、德化、江西、台湾等地。
产贤村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安溪县湖头镇,明清属来苏里;民国时期为都贤保。1961年隶属登贤小公社;1982年4月都贤析为产墘、东埔、桥头、许前4个独立村。1998年9月22日,产墘村更名为产贤村。村委会设在下产墘自然村,辖5个自然村。村民主要为董姓。
据2004年12月安溪县人口资料统计,安溪董氏共2950人,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序的安溪姓氏中居第44位。以湖头镇最多,白濑乡居二。主要分布见下表:

乡镇 人数 主 要 聚 居 地 及 其 人 数
湖头镇 2431 产贤村 2367人,宗成庙巷 6人,船巷、四角井居 4人,湖二村 16人,湖四村 3人,半岭村 21人,山都村 14人
白濑乡 500 下镇村489人,寨坂村11人 ,凤城镇 15 ,上西居、朝阳居5人,南街居6人,祥云居3人,凤山居1人
凤城镇 15人 上西居、朝阳居5人,南街居6人,祥云居3人,凤山居1人,
虎邱镇 4人 双格村4人


   《湖头产贤董氏族谱》历史上八次修纂。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首修,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二修,由董肇翁、董寿翁主持作序。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三修,由董宗艾、董宗义主持。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四修,由董宗岁主持。光绪四年(1878年)五修,由董光缔主持。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六修,由董伦佑主持。民国28年(1939年)七修,由董植本、董昭藜主持并作序。2000年八修,由董昭衍主持并作序。 
   自六世起讳行:
恭惟道明德  日旭焕春光  群伦欣帝贶  垂裕泽丰长  孙曹敦孝友  奕世振家风。
自十六世起字行:祖孙昭统绪,名正福自昌。诗礼扬声远,勋成品望彰。
湖头山都寨边、宗成庙巷,白濑下镇、寨坂等地董氏字辈排序与上同。
(4)長房希賢九世惟五公、字行四,初西移,往台灣承天府,後遷往鯽仔潭,在移居南路琅嬌;道寅公長子明助公官名方康熙辛丑 年領右先鋒平台灣有公官住澎湖協鎮告休孫玉書住台灣安平。
山東省城武縣汶上鎮董口行政村二房希圣公之后裔,现已繁衍发展到一万余人,分居在曹县、单县、成武、定陶、巨野等地,各地分支已遍布全国。依先祖希圣公为始祖(一世),已相传二十余世。
邦義房德佳生三子長日從生子旭開、次日心、三日貴兄弟三人俱住廈門後崎尾。
(5)明朝年间世居泉州永宁沙瑅的铺顶公和尊顶从泉州晋江之永宁二十都沙堤乡迁福鼎大白鹭,迄今已二百多载,丁口蕃昌孙曾乐业无不各臻有成。董氏人口主要分布在沙埕镇川石村、沙埕镇大白鹭村、后岙村、黄岐村、敏灶村、南镇村、水岙村。
第九世明抛公于雍正间,自晋江县二十都永宁沙堤乡来迁福鼎大白鹭。第十一世日姜公于乾隆间,由泉州晋江沙堤来迁福鼎大白鹭;日爽公居永宁。
福鼎大白鹭董氏的名行:
   應惟道明德  日旭焕春光  羣倫欣帝贶  孫曹敦孝友  垂裕澤豐長  奕世振家聲。
字行:
蜚聲聯祖曜  偉烈萃鍾英  經作守仁義  立業樹忠貞。
 (6)清代惠安市黄塘镇省吟村许厝董氏始祖董东山公。现有十一代,人口130人。
自二世起讳行:
恭惟道明德  日旭焕春光  群伦欣帝庆  孙曹敦孝友  奕世振家风。
2、据潮格董氏家譜記載,在唐朝昭宗年間原祖廣川隨王審知入閩,始祖河南開封府左參坊右司邊祖公立肇基業,祖公長曰:方福,次曰:方祿,三曰:方禎,福公在河南祀祖,祿公開枝羅源潮溪,禎公開枝興化府莆田縣,是枝派流傳。後裔祖公董錫公在宋朝丞相,欽奉帶兵四十萬征浙江溫州等處,戰寧靜後,回羅源祖居地潮溪。祖公斌公始祖河南開封府除授福州府太守,子董忠公孺學生員充為吏員,除授羅源縣典吏之子思惠公,所有陳諫承乃是三世公子單生一女招思惠公入贅居潮溪流傳後裔載元祖丞相奉旨帶兵浙江征剿,賊寇寧靜回旋羅源兵屯教場,日久天時炎熱發瘴亡。東隅黃蛟助響將兵葬於四明山下流傳萬古而不易也,其愧於祖宗手切思苦歎貧愚,誰然積德後必餘慶,天地循环默兒孫富貴榮昌家和,賢孝聲名留芳,為人良善積德鴻恩天長地久萬物生焉。
现羅源潮溪有236多户,1033多人。
3、 唐季亂中,董晋次子全溪(初试官于固始)元孙董期公自固始隨王審知入閩,獨入長溪卜居魁洋,时五代梁乾化辛未年(911年)。居两年,移居董墩之地(今霞浦县柏洋乡董墩自然村)。董期公传至淳勉公厥世丕顕生机冥公,机冥公生子旵,淳祐三年甲辰徙居芦洋,四传而至孔昭公于南宋淳佑甲辰年(公元1244年),率家人至砚石村(即今下砚村)开村拓土,至今已有760多年。孔昭公有子五人,分家后各家繁衍后代,形成五房支脉。传至九世由天泽公字民陞号滋园移居柏洋董墩。传承乾、元、宁、利、贞五房十四世。再历数传至十一世孝九公移居宁德八都福口,为福宁下砚肇基福口之宗祖,自公至兹已逾三百余载。目前在村董姓家族人口1000多人。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如品 肇佳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道永 崇瑞

   三、宋元大规模的董氏移民入闽
宋代的地方政权建置基本上承袭唐朝五代之州、县制。宋时的军、州、府实为同级行政机构,州、县以上的路,相当唐朝的道。
北宋时,福建称福建路,行政区划为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和邵武、兴化二军。南宋升建州为建宁府,福建因此包括一府五州二军,共计八个同级行政机构,故号称为“八闽”,共辖42县。除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等一些较高山地和较偏远的沿海地带外,都已有州县的设置,社会较安定,人力、物力富足,沿海的滩涂、山区的梯田纷纷被开辟,矿冶业、手工业、经济作物和商业也得飞速的发展,已使福建面貌大为改观,由其地旷人稀、经济落后变为地狭人稠、经济发达的先进地区。诚如《宋史·地理志》所说,福建路“有银、铜、葛越之产,茶、盐、海物之饶。民安土乐业,川源浸灌,田畴膏沃,无凶年之忧”,但又“土地迫 ,生籍繁多;虽硗确之地,耕耨殆尽”。至是,又使福建发生巨变,即开始既成全国接受移民最多、又成输出移民最众的地区。
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女真南侵,建立金政权,赵宋“举国南下”,避难江南,移都临安,由于临安与福建紧邻,大批皇亲贵胄进入福建。同时,南来的还有大量北方人口。据《宋史·地理志》载,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的人口为1061759户,至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会要稿》所载的人口统计,为1390566户。短短60年间,增加了约33万户,而人口增加三分之一左右。从西晋末年到宋室南渡,其间800余年,福建经历了数次中原汉族
移民的大规模南迁,对福建社会产生了根本的影响,福建由先住民闽越族的古越文化,转而奠基在中原汉族文化之上,成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
1356年,撤福建路,成立福建省,此为福建设省的开始。
  (一)董姓的迁入
1、宋真宗宝庆年间,历武魁、三班殿直、辅太祖,封银青光禄大夫(唐、宋以后用作散官文阶之号,光禄大夫为从二品,紫金光禄大夫为正三品,银青光禄大夫为从三品)、上柱国太尉董兴,入闽落籍晋江(今福建省石狮市)。二世祖董道,因战功奏补三班殿直,封平凉郡开国伯。三世祖董宗嗣,袭三班殿直,擢武经大夫,袭封平凉郡开国伯。四世祖董常,袭封平凉郡开国伯,掌三班殿直;其叔祖董偃为宋徽宗大观进士、官历工部尚书。五世祖董康民,宋宁宗庆元五年进士,历迪功郞、迁潮州府知,封中宪大夫。六世祖董瑜,为漳州司理;其叔祖董琛为宋进士,任濮州知府。七世祖董以大。八世祖董凯子。九世祖董明保。十世祖董纯道。十一世祖董重耳。十二世祖董端亮,居泉那。自董兴入闽算起,迄今已有一千余年,其后裔枝荣叶茂,子孙遍布泉、漳、厦、台、金门、龙岩、福鼎、广东、浙江苍南、平阳、玉林等地,以及海外香港、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闽省董氏大昭穆;
   恭惟道明德,日旭焕春光。群伦欣帝贶,孙曹敦孝友。 垂裕泽丰长,奕世振家声。
(1)董简慈之子元福、元寿,于北宋中期由泉州冷井迁居同安民安里十都董水社,董简慈为始祖,董元福、董元寿为开基祖。新店镇吕塘村董水社又衍董水前,现分为大六柱、小六柱、东树脚三个角落。
  (2)重光之子蕙公,因洪武间迁移立籍龙岩建产,董惠傳四世秉成。约嘉靖年间,秉成公居永春廿五都曾林垵。现永春县五里街埔头后山洋,共分五个房头,第四房迁入江西后至今不详。已传至卅一代,人口256人,
  (3)兴公传十世四满至二孙,自晋江屿头移居漳州府龙岩县洞源社。后万五郎公次子漳来, 因鄕时狭小,至嘉靖年间仍归泉府择南安青山岭内菩提鄕开族。现南安金淘毓南人口400多人。
  (4)经考查有关资料,德化有济董氏约于明朝嘉靖年间,秉大公立籍德化有济林后至今贶字辈已十八世,四百五十多年,未见族谱,未知是由于战乱遗失或未曾编写过,莫从查考。因此不但迁德具体年代、秉大公生、卒及祖妣姓名、生、卒都失考,而且二至十世也都失记失考。
根据有关资料分析,在明朝嘉靖年间,董兴公第十五世孙埕方公从龙岩率子秉成、秉大仍归泉,秉成公立籍永春埔头后山洋,秉大公立籍德化有济林后,至现在贶孝辈已十八世,450多年。
德化有济董氏在有济居住,至现在贶孝辈已十八世,人口105人(不包括去外姓双承与卖半出嗣的人口),其中7户40多人在近十年间陆续在城区建房或买房居住,人口分布在有济深闷坂、林后和荇头洋。
(5)入闽始祖兴公立籍泉州登贤里,清康熙五十八年二十二世祖婆廖氏领其子珍养、珍佳及房内侄珍乾,由泉州府德化县迁县境青福村宝福里(今属州洋乡),几年后廖氏及子诊养、珍佳移居盐田杨梅岭董岭村,至今传14世,人口200人。珍乾仍留居宝福里,至今传15世人口160人。
2、宋朝初年,董昶公从江西吉安府九都宁岐董家湾入闽,始迁于邵武府建寧綏安排前堡
仁德坊而居。正德年间,傳至廿三代董集森之六子銅寶公,迁居建宁府建阳县興贒中里翠嶺乡,为翠嶺始祖。现分布徐市镇大阐村、大田村、盖溪村岭下、壕墩村、条岭村岩前、溪尾村、徐市村。后已繁衍十六代,人口739人。
铜宝公后第十世起按行命名
  大才洪起 国家日新  修其天爵  祥集福成
   3、福州市琅岐董氏的肇始祖为唐五代后汉随州剌史,宋太祖赐朝奉大夫董宗本,其籍系涿州范阳(今河北涿州市)人。二世祖董遵诲,为五代后周世宗赐授骁勇指挥使,宋太祖时官迁通远军节度使。三世祖董嗣宗、董嗣荣钦赐录为殿直。其后,随之历史演进,时代变迁这,靖康南渡,宋室南迁,杭州肇诸。至南宋绍兴初年,九世祖董纯永,迁至闽海琅山(福建省福州市琅岐)。
琅岐董氏世代支派蕃衍有:琅琦派和海屿派,而琅琦派又有琅山支、嵩山支,海屿派有海屿支和晋江支。迄今已繁衍为“福寿康宁”四大房。现居马尾区琅岐镇东红村、东升村、东岐村、丰稔村、凤翔村、光辉村、光明村、红光村、红旗村、后水村、建光村、江滨村、劳丰村、劳光村、劳荣村、乐村、闽江村、农旗。
源于琅山宁房,上岐属宁房.(即院前房),并为二十一世祖伯嘉公派下。迁居君岐,近三百余载。发支传代者,是明朝十七世祖珠甡公。珠甡传十八世祖敬初公。敬初公传十九世祖文信、文祉、文泽、文燧四公(即福、寿、康、宁四房)。 现居马尾区君竹乡。
  迄今已有千载,世泽绵延,子孙蕃衍达四十一世。
琅岐董氏行第世序紀要
前二十世(第十九世至三十八世》
冠  名
文宗伯仲叔,德人世宜昌,道以君子有,學乃哲夫長。
學  名
  高火土全水,朝正國日孔,文章兆一家,承須行是敬。
  績二十世(第三十九世至五十八世)
  冠  名
  仁孝知禮義,用舉聲名揚,位列群英會,澤如周夏坊。
  學  名
業真應常勤,守必進于為,廷策資賢士,前光尚迪余。
4、据台湾学者董渊源所撰写的《董童联宗历史渊源》中记载,有一支童氏是因汉朝末期的太师、郿侯董仲颖-众所周知的东汉末期一代枭雄董卓的后裔子孙改姓而来,其记载曰:“吾族本姓董,汉董仲颖将军,因女婢所害,后裔为避杀灭,弃'艸’易“立”,而为童氏。董、童本同宗。”按其童氏族人的传说,皆谓其先居于浙江,后进闽地连城。
居于今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童氏一族,残谱载是董仲颖的后裔,当年改称童氏,避居于浙江绍兴一带。到了宋、元战乱时期,由其后裔童十三郎从河南开封南下迁入浙江绍兴府嵊县避祸,至南宋末至建炎元年(公元1127),童十三郎之后童万一郎携四个儿子迁入闽西汀州(今福建长汀),南宋宁宗赵扩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其后裔再由长汀青泰里迁至连城县北郊落居,世代繁衍,史称“客属童氏”,其后渐次分播至福建、广东、台湾、海南诸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童氏家族,人口已众达数万,其特征是以皆雁门为郡望。
5、始祖董振,原籍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于宋理宗淳佑年间(大约1241-1252)以子廷坚封赠大中大夫(从四品),自闽入粤,妣苏氏,生子一:廷坚。公生殁失考,同葬兴宁北厢河岭。二世祖,董廷坚,字特轩,宋朝明经进士,官仕户部待郎(三品),入乡贤祠。释政后是时干戈战乱,道路不通,身际时限,无法背父母骨骸返闽,因无归志,遂有贻后之谋,择窖溪湖而居焉。(今广东兴宁市宁中镇鹅湖村望江狮渡头)。后家其泽皆由此始。妣张大君生子一:文兴。三世祖董文兴,字豪夫,生于元延佑六年(1319)元朝举人,任嘉应州判官(正七品),妣李八娘,生子三:仁禄、仁达、仁福。文兴公为人端伟,家业鼎新,时原居屋常遭水泽,于元至正22年(1362)辗转至城东乡竹丝湖铁屎岭落居。(今宁中镇丝光村),据传:“祖屋对面社子岭脚下乃宁江河支流,水深河宽,过往船只甚多,河岸建有数十家各行业店铺,为了方便装卸,且有多处停船码头,水陆交通方便,遂成贾商闹市,尤以打铁铸造业旺,岭上遗弃堆放甚多废铁渣料(铁屎),因而取名铁屎岭。公择此闹市建房卜居,阖 家易居于此,行商坐贾,谋取蝇利,家雄于赀,田连村陌,由此拓展,兴宁且有铁屎岭董屋之盛名矣”。振公入粤落基兴宁,距今已有700余年。生齿渐衍,人丁兴旺,人才辈出,现已传至二十八世,总人口已逾七万人之多,为地方一大望族。因各种原因,振公后裔纷纷向外发展,涉迁各地,迁往广东省内的有:梅县、五华、大埔、平远、焦岭、惠阳、惠东、龙川、广州、韶关、南雄等县市。迁往外省的有:江西南康、遂川.四川、广西恭城以及香港、台湾甚至南非及东南亚诸国。南康裔孙最为昌盛,其次是惠阳陈江、平潭也发展较快。
   6、南宋绍兴年间进士董彦瑜讳仁齐公,浙江平阳人,负任建州刺史,缘世纷纭不仕隐居,明珠投暗避静清居,迁闽松邑卜隣乐居。松源董氏分东西两族,仁齐公生二子,长海望公讳仲珠分东族,居县治,次子海文讳仲璣徙居董坑分西族。至今在松溪人已繁衍1500多人。主要居住在旧县乡旧县村、游墩村,渭田镇东边村、董坑村、渭田村、竹贤村,溪东乡溪东村,祖墩乡岭完村、祖墩乡溪畔村。
董氏宗祠坐落柯田村内董溪仔边上。
排行者所以辨尊卑也,先代名諱,本宜敬避,今世俗呼名,颇多雷同,犯先諱者,爰班定行次,刻諸乘俾知为尊者,諱取名派行:
義烈锺嘉瑞   于斯毓哲啟   靖芳如玉樹   庭宇永生春
盛世明君正   定国佐良臣
摘自民国八年有修谱旧序考,董坑之譜迺自仁斋公为一族始祖也,妣杨氏生二子长曰种珠次日种璣,二公之派分於东西两族,乃西族仲璣公發祥,公始祖由芝城而卜于董坑内村居焉,迨至十一世孙文车公派居外村膠堂之裔也,唯有啟三公原居内村,迄今之派散居木丘祖墩坑者,一迁再迁居虽异地,莫非皆出木丘祖墩坑同宗共祖一脉之亲也。
7、郡望:陇西郡。南宋德佑年间董关甫迁徙建宁,据《董氏统宗分遷派志》载:“建寧派,自董仲三之後裔也分遷居焉”。从江西迁入。现后裔居溪口镇、濉溪镇、里心镇、黄埠乡和宁化县安远乡等。始祖董关甫墓坐落艾阳西湖山上。传至二十七代,有人口486人。
字辈:从第十七代起
福寿雨忠信,先德必兴隆;荣华光耀祖,绍胜金玉传。
8、清流董氏郡望:陇西郡。董政茂原籍江右撫州府乐安县望仙鄉,官拜闽省平章使,奉命巡闽出温陵劍蒲,没於南口路地名青州,令嗣永嵩永寿欲扶枢回梓,适当世乱,遂喬居於铁石靈山大元,至正间又由铁石山迁於左龙坊(大宋庚子年(公元1240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迁入左龙坊枣树下鱼子塘),分为二支永嵩公子孙世居左龙坊,永寿公三世孙福仙迁居右龙坊。(摘自光绪乙酉年季冬月的清流陇西董氏族谱)现已二十九代,人口290余人。
第三世允寿之子金碧公迁入长汀新桥,第四代英宗迁入长汀新桥。第二十世永祺公在康熙十六年迁入建宁坑头。
从十五代起字辈:志朝应积  永盛兴隆  荣华振耀  毓秀俊元
文明显学  钦道康宁  士德福宗  祥瑞欣逢 尚宏崇先  贤慧啟新
9、南宋理宗年间,九成公原籍在江西抚州府乐安县刘坑第十世,长男大郎公迁居福建汀州府长汀县左廂归阳里二图十甲。小地名叶屋坊开基。后裔叫叶屋下董人.传至二十四代,有人口900多人。
 字辈:从第六世起
  仁、仲、文、尚、廷、惟、一、茂、汝、其、文、玉、必、学、元、长、兆。
10、南宋末年,朝议郞董世兴,系由浙江省余杭入闽同安關鹽稅。据泉州旧馆驿杨氏宗谱记载:“董世兴,浙江余杭人,姓董,授宋代朝议郎、同安关监税。卒于官,家眷贫,不得归回乡。友人晋江杨宣憐而收之,因以其姓托居焉,为泉郡董杨之始祖也。”。洪武年初,至四世列孙公由泉郡之西门迁居晋江八都鰲西乡,为鰲西之始祖。其兄相孙公偕弟和孙公仍居泉郡之西门,迄今子孙称西门杨。后世者,或居泉城,或居鰲西,或居安平,或折居晋江之下吴,或折居詔安公子嶺,或散居潮郡十县。
明代杨道宾,字惟颜,号荆岩,系董世兴第六世孙,道会从弟。万历丙子(1576)科举人,丙戌(1586)科进士第二名,官至礼部左侍郎。曾题疏恳求恩准复姓奉董,神宗皇帝御批“既承久代,不准复姓,钦赐董杨公,仍以杨姓传嗣。”故杨道会、杨道宾后世所设神主题日“董杨公”。今泉漳厦、台港与东南亚等地的杨姓,大部分均为其后裔,泉州有大宗祠奉祀董杨公为证。而闽南董、杨两姓联宗,亲如手足,且相约两姓不联婚。自民国年间开始组织“董杨宗亲总会”,至今已成立《全球董杨童联谊会》遍及世界各地,影响甚大。
11、连城董氏郡望:陇西郡。堂号:德延永堂。南宋五十郞公为河北省河间任丘籍,其孙德源以闽博士,在建阳考亭任教,后因元乱年间,以沈得卫于冠豸山灵芝峰西侧,建造樵唱山房,当时的樵唱山房隶属于建阳考亭,而迁至连城的董屋山,尊五十郞公为连城董氏开山祖。连城董氏主要分布在莲峰镇、隔川乡、北团镇、揭乐乡等地,现在已发展至二十三代,人口370多人。
连城董氏派语(字辈或昭穆);德永祖荣 尚元崇文 木大其水。国家世盛 兆启书兴。注:十四世字辈 “水” 与“玉”同用;十九世字辈“肇” 、“兆” 与“有”同用;二十二世字辈“兴” 、“声” 与“馨”同用。建国后自二十三世起:志诚昭宪 业绩颖昌 瑞宁聪健 毓圣登强
   12、沙县郡望:陇西郡。根据《三明姓氏考略》第五十七章: 南宋末年,从江西牛栏角迁居沙县的高砂渔珠村,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董杨发迁居沙县的后底村。传至二十七代,人口311人。
    一是沙县虬江街道后底村。从第十七代起派语(字辈或昭穆);昌盛振兴  观光尚国  鸿书济世  永治余邦。现有人口171人左右。
   一是沙县高沙镇冲厚村。派语(字辈或昭穆);德、盛、鸿、基、声、维、祖、光、华、广、运、邦、国、家、文、明、啟、泰。现有人口29人左右。
  一是沙县高沙镇渔珠村。派语(字辈或昭穆);正、朝、绍、家、传、基、昌、永、盛。现有人口100人左右。
   13、在宋末元初由泉州承天寺迁入青阳董厝崎(目前该族人丁稀少),其始祖董洪字颖实,宋嘉定榜眼。
14、始祖万彤公祖籍浙江入仕后官至陕西西安府华州同知,宋末因时局纷乱遂辞官归乡,后于大德三年(1299年)迁居福鼎安仁村三传至兰二、兰四公,于元至正二年(1342年)转迁缙阳。清咸丰五年(1855年)缙阳董廿一世大椿公始迁霞浦溪东村为肇基袖迄今传8世索支人口有310人。
15、历史上的秦洋董氏是由泉州府德化县土楼的董绰迁徙侯邑五十三都秦洋,居住至清同治四年已二十二世(按常规一世27年推算是宋未元初迁入)。本次整理收集自秦洋董氏族谱同治四年编撰,又经民国年间重新整理的部分资料。
秦洋的董绰公传至八世后,有传下以下名派字纪:
 名派
世廷仲公  高舆孔恭  友於克笃  肇发开宗  光荣守道  存孝秉忠  宜其吉庆
正大能容  天必见祐  永以攸隆  
  字纪
继国子生  秀毓孟邦  佳钦雅惠  超萃承恩  顺和自乐  厥祚乃绥  文章焕彩
振起宣揚  贻谋奕葉  昌盛久长
16、元末明初由同安董厝迁入深沪山头,其始祖董巨海。其后又分支英林伍堡、陈埭四境、西滨、安海东大街、青阳、桂山隘门头等处,均以小姓分散杂居。
17、新桥叶屋董氏始祖念一郎公乃流坑合公十四世孙,属文晃公房淇派裔孙癸一郎公之子。元至十六年流坑惨遭夏普武装攻打之洗劫,谱称“丙中之难”念一郎公丁兵荒马乱中颠沛流离,一路漂泊至福建长汀新桥叶屋坊与先期从流坑徙叶屋的董氏宗亲不期而遇,于是披荊斩棘定居于斯。
新桥叶屋董氏始祖念一郎公世行昭穆如下:
原沿用字辈
义、仲、均、贵、玉、文、元、子、德、景、云、世、上、有、思、钦、能、以、成、惟、崇、仁、厚、培、其、基、方、伟、吾、宗、延、泽、庆、万、荣、盛、锦、美
注:14世“廷”“上”同用,17世“钦”“嘉”同用,28世“能”“锡”同用,21世“惟”“为”同用。
新编字辈从40起至59世:
冠  宇  品  宜  贞    九  如  松  柏  青
岱  山  人  共  仰    忠  信  自  昌  明
18、元季江西抚州乐安流坑十七代祖董懋模,字仲达。,迁入闽建宁府崇安平川俗名曹墩。传至二十二代,现武夷山市有426人,分布在星村镇曹墩村、红星村、朝阳村、黄村村和兴田镇双西村。
<<流坑迁居与发展记录>>居徙考:元季十七世祖仲达公,与清江杜清碧游学闽中。入武夷,梦神人语曰:“逢曹便住”。明日过曹墩,曰:“殆神授耶?”从詹假馆。有詹景仁者,尝为抚州路总管府节推,知公名家子,遂以族女赘公。居无何,詹女娠矣。公复去曹墩,客游荆舒间。詹女已而诞子炜,累世遂易詹为望族。
   从第十五代起字辈:
司文宗正纪   诗礼衍家修  怀忠承祖训   循直绍春秋
辅佐明庭盛   恩光远宇周  传芳啟哲嗣   世泽万年留
19、元末,董麟登始居湖广(今湖北省)襄阳。其子董安保随明太祖征八闽,授怀远将军之后,奉君命调至仙游兴泰里,在朗桥葫芦由下定居,历代人丁兴旺,分布在仙游县钟山镇、大济镇和永泰县梧桐镇、富泉乡。迄今已传二十三代,共有4000多人。
安保公入闽后追溯其父为入闽始祖,子孙后裔尊麟登赐儿公为兴泰董氏第一代。堂号为“江都流芳”。
辈字顺序号,第六代开始为:曰仲应启殿,晋自仪于友。但部份村庄 " 于“字辈没有排,”“仪”后即 排“友”。从十五代始一致为:永行仁义遵宗祖,多读经书绍甲科。2000 年,重建董氏祠堂时,经族人共商,第二十九代始,续为:文章道德传家宝,真理和平处世纲。
20、郡望:广川郡。元末避北兵之乱流寓南丰即蓝田始祖董仕高,其子居安由江西南丰三十四都龙湖,迁入福建邵武府建宁县北乡蓝田堡排前。现居溪口镇溪枫村,传至二十三代,有人口125人。
从第八代起字辈:文邦国明,世大永昌;廷献天人,家传理学;恢先以德,通道之原;孝友升闻,贤良上举;著书绍圣,秉义正君;缵绪方长,乘时英发。
 (1)迁居江西省各房
  文炫公房世吉公支下居宁都州流白泉又居赣州石城县屏山;
  孟白公房文九公支下居宁都州廿七都丁田排塔下;
  仲釣公房世儀公支下居寧都州廿七都小浦游家寨;
  仲錀公房邦赁公支下居赣州永丰县四十一都洪家山;
  孟通公房国宝公支下居赣州兴国县高兴乡枫木坳组大路坳下;
文燧公房昌長昌貴公支下居袁州分宜縣都桑林外環车崗;
文炯公房昌文公支下居新余市分宜縣都桑林镇桑林外港背;
又世贤支下居新余市分宜縣都桑林外環车崗;
又永怀支下居新余市分宜縣都桑林外木笼沖;
仲珏公房世禶公支下居新余市分宜縣都桑林镇桑林外環车坪坡;
文爆公房廷皐公支下居新余市分宜縣都桑林镇桑林外都環车崗;
文爝公房支下居上高縣石黃橋舉子團窯下;
文燦公房大鳳支下居萬載縣大橋白茅冲;
又永興支下居萬載縣大橋白茅冲;
又永昇公子昌明昌来昌禄父子寄居新余市分宜縣桂村;
文德公房國豔支下居上饶縣清水乡左溪陈茅坞及东茅窠;
孟宽公房大兴大寄支下居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二十都蒋林;
孟容公房大呜支下居江西省上饶县都毛坂及尖山;
孟白公房支下居江西省上饶县石人殿;
文学公房国俸支下居兴安县都瓦子塘;
文爝公房世騷支下居橫峰港邊鄉餘塘村董家;
孟贤公房文活支下居南城县四十都麻糍磜端圳;
孟白公房文華支下大聖居玉山縣廿一都臨江湖大洋阪;
文煥公房廷樹支下遷居江西省浮梁縣魯田灣長上都;
 (2)迁居浙江省各房
孟白公房文憲支下大梁大德居开化縣都花埠苏坞;
又文憲支下居開化縣廿九都雙源;
又文华公房支下大聖居浙江衢州西安县五十二庄钱王地名塘头饭甑山下;
文燧公房大宰支下居寿昌县杭头;
孟通公房大千支下居遂昌县湖山西山下;
又大千支下居遂昌县北二东风大村;
国宣公房大兴支下居玉山县枫林街;
文煌公房迁居浙江温州府东门嚴搭;
文灼公房支下迁居浙江温州府兴安永嘉县;
孟通公房永光支下迁居浙江温州府永嘉县四十七都枫林孤山。
孟達公房文德支下先居江西省上饒縣陳毛塢。由天高公再遷居浙江省建德市上馬鄉小溪源村;
(3)孟通公房明凑支下居湖南浏阳市焦溪乡上云村;
(4)文灿公房开容支下居福建福宁府福鼎县城外;
21、元代董纯五九公从浙江温州罗阳郡马基,迁入闽泉州府,其曾孙董真公于明洪武永乐年间迁清溪(现安溪)。董真之孙董德有公(号奕俊)为清溪县来苏里郭板始祖,第七世董绍使公(字峻品,号良观)康熙年间迁居福宁州廿一二都大坪玉瑶冈(鼎邑十四都大坪玉瑶冈)。第十世董維山公、維傳公移居鼎邑十五都點頭街頭頂。现有人口近400人。
名行:從第六代起
士紹懋光  正道宏敷  直傳晉筆  學宗漢儒  世守聖德  名振天都
字行:
大崚為克  積必成孔  少治春秋  孝景博仕  賢良三策  嘉謨可欽
行行:
家聲兆振 常立孝敬   纘成祖澤  長裕後賢  貽謀燕翼  千載延綿
22、据《龙岩县志》记载,始于元末至明初年,董万一郎公开基于龙岩董邦村。历史上汉人第三次入闽并迁居龙岩,高潮是在南宋高宗南渡(公元1161年)前后,大批汉人入岩,南宋末年,文天祥自剑州(今南平)入岩组织抗元,以郭铉、郭炼为左右先锋,并垒石为城,号曰铜城(今江山铜钵),经与元兵蹂躏残杀,元朝初龙岩人口大减、田园荒芜。到元朝正年间前后汉人第四次大批迁岩落居,才得以恢复。
据同治五年玉宝董氏族谱记载:董万一郎公起自廷平府沙县石鼻头宁家营,移居漳洲府龙岩县董邦营建宅宇坟墓犹存。因透大路,兵寇蜂起,人民遭伤,白屋冷落,古路生茅。此时此境无时休息,不得又迁入易婆村而居焉。
祖德垂佑,分处异地拆籍开图,散居横坑、坑源、谢家邦、漳平、宁洋、安溪、南靖梅林、永安小淘、大田、建宁,复居廷平沙县。其诸府诸县俱有所居。
因族众散居各处以致字辈无定,今自十七世后,预取五行相生字派,十世载明谱内,各宜历代相传,吩咐子孙昭字取名:
  圻  钦  清  朴  焕  基  钜  永  相  辉。
   此谱定于三年或五年兄弟叔侄务宜齐集易婆村始祖。
 (1)、明初从董邦迁移
  根据清同治五年族谱记述:
万二郎一一生三子(四三郎、四四郎、四五郎)均不知迁居何处。
万三郎一一生二子(七三郎、七四郎)均不知迁居何处。
万四郎一一生四子(九一郎、九二郎、九三郎、九四郎)均迁回延平府居住(今南平市延平区和三明沙县一带)。
万五郎一一生三子(胜辉、胜荣、胜宗),胜辉移居浙江(温州、台州等地),至今人数众多,胜荣移居玉宝、胜宗移居江苏南京,至今未去调查人口不详.
  (2)、明清从玉宝迁移
二世成惠一一迁出何处未考;
三世一房祖聪一一迁居雁石云坪,至今人数855人;
三房祖善迁一一居岩山芹园,至今人口约50多人(一);
四房祖禄一一迁居浙江杭州苦竹,未去调查,人口不详;    
二房祖和、五房祖达一一居玉宝,至今人数465人,又迁后盂、五彩巷人1550多人;
四世国清一一迁居南靖县梅林镇寨头,至今人数约1350人;
六房祖寿一一迁居铁山谢家邦,至今人数约110人;
二房祖和一一同父解银去福州海南山未回,未去调查,至今不详;
祖和六世本富次子,迁居厦门同安县,未去调查,人数不详;
祖和七世显良、显让一一迁居三明市大田、尤溪,人数不详;
七世崇乐一一迁居泉州市永春县、安溪;
七世廷武、廷海一一往外迁居,不知何处;
八世惟兴一一从云坪迁往永安小陶湖口居住,至今人口约95人;
七世道全、道志、天真、王信一一均往外迁居,不知何处;
九世道仁之三子一一清朝初迁往宣繇县居住;
十世源仔一一清朝初迁往四川重庆市德清县居住;
十二世逸田之三子一一清朝迁往三明市由溪县居住,名阿兴;
祖和八世显志、广玉、朝玄均往外迁居,不知何处;
八世常志一一去郭畲居住;
十二世应阳一一清朝初迁往江西瑞金居住,未去调查;
十二世淑月一一清初迁往三明市建宁府桐油县居住;
十六世金华一一清朝迁往永定县古竹乡水坑居住。
  (3)、民国后从玉宝、云坪、谢家邦迁移:
(玉宝)六世本郁公二十世曰祥迁居马来西亚吉打州。
     六世本郁公二十世曰光迁居新加坡居住。
(云坪)二十世清旺、清德迁居台湾花莲等地。
23、元大德三年(1299年)浙江温州罗阳的董万彤(号赤阳),从陕西省西安府华州同知辞官,迁入闽福鼎安仁村,传至曾孙阑二、阑四于至正四年岁次壬午迁缙阳架屋,现居住管阳镇管阳村、管阳镇缙阳村 、管阳镇七蒲村、管阳镇西阳村,有人口1352人。
世行昭穆
千载万年桂兰培植   方圆惠钦僯章仁温  礼可元文周振大邦
肇启廷俊学延崇正   道明广新瑞锡嘉应  尚存远绍浩博登庆
   (二)董姓的外迁
福建多山,耕地有限,至宋元丰时有户992,087,官民田数仅11,091,990亩,户均亩数只有11.2,是南方各路户均亩数最少的。由于耕地不足,人们只得另谋出路。早在南宋初年,曾丰就说:“居今之人,自农转而为士、为道、为释、为技艺者,在在有之,而唯闽为多。闽地褊,不足以衣食之也,于是散而之四方,故所在学有闽之士,所在浮屠老子宫有闽之道、释,所在圜有闽之技艺。其散而在四方者固日加多,其聚而在闽者率未尝加少也”。后经南宋初年及其之后再次大规模的移民入闽,至宝庆元年,户数增至1,704,186,口3,553,079,人均更地更少,人们更难维生,便开始转向对外移民,并成全国输出人口最多的地方之一。由是至元时候,人口不见增多,户数反而减为700,817,口2,935,014。至是,人口纷纷外迁。
据记录,宋代那会,福建在海外四十多个国家有了贸易点,足迹进一步遍及东亚、东南亚和西南亚、东非。虽然就贸易量的绝对数和
移民的绝对数来说,都还不值一提,但终究这些老祖宗,为后来福建人满世界移民,开花结果,铺了很好的路。
到了元代,泉州成了东方第一大港,与福建往来的国家越来越多,有记录可查的达到了90多个,而且贸易量也增加了10倍以上。这些地方用习惯了中国商人卖给他们的手工商品,因此对这些来做生意的中国人特别友好,加上古代海洋贸易,动辄一趟就是离家一年多,甚至好几年,异国他乡长夜漫漫,架不住当地人的热情,不少人就在当地又娶了老婆生了孩子。
   福建对广东的移民从北宋中期开始,到南宋达到高潮,之后又延续至元。
在元初战争中,福建成了战乱之地,很多人外逃避难。广东和江西有很多元代闽籍移民,尤其是广东,客家人多是元代福建汀州路移民过去的。漳州路和邵武路跑过去的也不少。到现在,广东各地讲闽南语和客家方言的人还占了广东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元初战乱,多人外逃避难。广东境内现代闽语区主要分为两片,一个是东部的潮汕区,一个是西部的雷州区,包括宋代的雷州、化州及高州、南恩州;另外,与雷州隔海相望的海南的琼州也是闽语区,从宋开始,历经元、明、清,福建移民持续到来,成为海南岛汉人的重要组成。宋元时起,这些地方平时说的就都是福建话。根据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的统计,福建来的移民有150多万,占了全海南岛人口的63.9%。
四、明清时期董姓
移民入闽  
明代福建在造船业、印刷业、制瓷业等在全国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教育继元代中落后,又进入一个昌盛时期;虽然
王阳阴学说的出现的冲击了朱子学说,但闽学在福建不但长盛不衰,还有创造性发展。在充满希望的十四世纪,福建如果凭借长期发展起来的工商经济机制,凭借其特有的沿海地理条件,应该在全国最早崛起。
  明初卫、所兵制的建立,中山成了福建行都司统下的武平千户所。千户所是个驻兵的地方,于是遂有军籍姓氏的迁来。武所建立前后,迁来中山的军籍姓氏有据可查者,计有:丘、艾、何、王、李、危、车、吴、周、胡、洪、徐、夏、翁、陈、陶、连、许、张、黄、舒、程、彭,余、邬、贾、董、刘、郑、古、祝、侯、傅、龙、欧,共三十五姓。虽然上述姓氏中,有些是原来当地的客家就已有的,但毕竟使得武所的姓氏净增了不少。军籍姓氏迁来武所之后,大都在就地开基立业,繁衍生息下来。这是造成武所姓氏复杂的又一个原因。
武所还有一种很特殊的现象,即除客家话外,还有一种军家话,兼相使用,并行不悖。所谓军家话,即军籍官兵所说方言。它是从外地传进来的。军籍的来源亦颇复杂:有湖州健德县(今浙江);有徽州涂县、婺源县,凤阳定远县,寿县(今安徽);有兖州金乡县(今山东);有潮州揭阳县(今广东);有潼州射洪县(今四川),等等。但最多的是从江西来的,前述军籍二十八姓氏源流,其中有十六姓就是从江西来的;这十六姓中,有十二姓又是从抚州金溪县来的;加上临川的二县,从江西抚州来的竟达十四姓之众(王、丘、艾、李、余、车、周、许、舒、程、邬、董、刘、洪)。所谓军家话必定是以赣方言为主,吸收了其他地方的方言特别是客家方言的许多营养,逐渐地形成起来的。乃一弹丸之地,处在客家话的包围之中,军家话作为一个独立的方言岛,历五六百年而不衰,这种奇特的现象。
清初,福建先后隶于南京弘光政权和福州隆武政权,并两次被清军攻占,一次为浙江鲁监国起兵克复。至1661年清政府实行截界之前,福建沿海仍处于
郑成功(奉南明永历为正朔)和清朝两面政权的统治之中。
 清廷为断绝沿海人民与郑成功联系,不准本地商船运货出海,又下诏沿海地区内迁三十里。后来虽允复界,但又实行闭关政策,沿海一带仍然恢复缓慢。至清政府统一台湾后,才准许商民出海贸易,福建对外贸易转至以厦门为中心,漳州、泉州为两翼.
   (一) 董姓迁入
1、武平董氏族人主要居住在民主乡高横村董家寨和中赤,其郡望:陇西郡。始祖董荣,抚州金溪县人,明初奉调驻所,以功封武略将军,是为军籍。现传今十八代,人口93人。文革期间谱牒被毁。第五世其美之子丞器前往地处武平县西南部中赤乡,后往广东潮州开基。
字辈:其、丞、九、林、玉、开、有、世、文、善、福、荣、华
2、自龙溪分支移居南靖的董吉祥后裔福聪,于明初从南靖县永丰里迁徙平和乌坭村。福聪第三子董惟保,生男永华,于景泰元年(1450年),由平和乌坭村分支迁居云霄新安里(今平和县境的大溪镇、安厚镇与云霄县域的马舖乡、下河乡、火田镇、和平乡等均为新安里)、虞士岭(今下河乡外龙行政村的十二牌岭)、小坡村(下河乡外龙行政村的小坡自然村)。
董福聪之孙,董惟保之子董永华为云霄县小坡村董氏肇基祖。其第四世孙董达道择地设计,大兴土木,营建土圆楼一座房屋数十间和宗祠两座,宗祠堂号分别为“永锡堂”和“永思堂”。清雍正初,第九世
长子董振携眷移居诏安县南诏镇;第九世次子董发分支泉州府城桐城里;第九世三子董达及其父董植杖居小坡村。乾隆六年(1741年),董达带领董姓族民移居云霄城内新兴社。时有部分董氏族民也从小坡村分别迁居顿坑村,(今下河乡车圩村的顿坑社)乌螺(今马舖乡乌螺社)、郊洋(今东厦镇郊洋社)。
3、
龙海市港尾沙沄村后丰(又名后荒)社董姓开基祖董端甫,于明代从泉州(具体地点及源流世系不详)迁徙今港尾镇沙沄村后丰社开基。传子留鱼、留文。传衍港尾镇的沙沄村后丰社、下尾内社、后宅社。还有散居于颜厝、榜山、紫泥、海澄、白水、东园、浮宫等乡镇和双第华侨农场。
4、如今收集到的有《杭川八都董氏宗谱》(1997年重修)和《杭川横南董氏宗谱》(2000年重修)两部族谱,其中的《杭川八都董氏宗谱》的“合修谱序”称“嘉庆十五年大学士讳诰公汇修族谱於江西之省,惟会公之由晋江迁光泽北乡岱坪为元兴公之裔与荀公之由婺源迁光邑西乡之横南为元贞公之裔实皆系出德和公”,可见八都的“芳公”和横南的“荀公”系两支。根据横南董氏宗谱记载荀公在明洪武已未年间盱水琴城(今撫州南丰县)徏闽光泽杭西之五都后迁居四都之横南。八都的芳公第四代孙孟勝和孟程公贾於闽游杭川之八都见斯地四山环抱平坦週密遂有迁勝之意,於明之隆庆壬申由撫州扩源迁居福建光邑八都董家源。
   杭川董氏字派相同,从荀祖以下五世未定派,即太、文、孟、佛、恩,至七世仁字而定派如下;仁義禮智信  熙惠長元吉  紹先承祖蔭。
5、秦屿镇巨口村董氏一族系浙江苍南县灵溪河口董支系。据本族族谱记载,河口始祖在周威烈王時(公元前四百廿五年)官拜太子太保汉阁大学士,轩公夫人项氏世居镇江府丹徒郡,轩公四十二世裔孙德显公任温州太守,三子京公安居温州新河巷,传之四十六世祖宜公同先移迁平阳四十八都董家岙麻園径口(今即平阳水頭镇),传至七十三世祖尊公移迁靈溪河口(今即平阳水頭镇新建村)董氏居靈溪河口,相传擁有田園一萬四千畝之多,出仕過文武状元太史太守千统县令等,其中有轩公七十五世孙轰公官拜太史,明宣德九年十一月廿五日承天門待詔敕封有黄綾綢玉璽印为证,还有双鬥棋杆毁於文革其间,相传九代朝内为官,现有上官堂、下官堂、渡龍倉庫、东仓仓库为证。据传渡龍龍珠山龍须直伸至河口董有起龍桥鲤鱼尾半月沉江的天然风水,促使河口董地杰人灵英雄辈出。
巨口董氏一族的行第舊行第
三代尊敬孝    甲仰啓文魁   君國元克大   鑒修應瑞開   榮華承崇慶
   4、福鼎长溪三都文侯山董氏始祖悔子公,明永乐二年(1404年)屯于建宁,又从建宁而迁长溪之文侯山。明季委于兵火谱牒尽失。清乾隆四十一年董士捷创修。
 明未至乾隆字辈:克德国淑从士绍肇  
  咸丰年起字辈:正道宏敷直传书法学宗汉儒世守圣德名振天都  
    5、霞浦县麂栏下董氏始迁祖贵公于明正德年向由浙江泰順南门平溪分迁崇儒,传至七世日崇、日华公,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九月间避乱移居牙城饭溪,数年后转迁麂栏下定居,迄今传12世有人口70人。
6、明成化元年(1465年),浙江省金华府金华县一支董氏移居江西省广州府广信县;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贵基公父、高祖名琼,在朝职为摄相议政。被奸臣所害,全家出避,各奔而去,董贵基从江西省广州府广信县迁居福建的尤溪县十四都官台村。董贵基之子董永迁居十三都下墩村(今尤溪西滨镇下墩村)。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尤溪西滨镇下墩村董氏迁居尤溪联合东边村。后来由六世祖克祯、克公迁居下墩村,六世祖克耀、克广、克允公三兄弟迁居三连村,普十公迁居南平樟湖阪。
西滨下墩、三连联合村美董氏宗族繁衍至今,现有总户数239户,总人数1279人
高祖名:瓊,始祖諱待時,號普十一,三世祖名永。四世祖再興公,五世祖長子諱複舒字念巒,別號鐘石。次子諱複升字念夏,六世祖克禎、克殷、仰堂、克耀、克廣、克允。
承我高祖董瓊公起五代取行派和字。
取:克、子、元、仲、禹、家、國、永、昌、隆十代。
後由過溪張腮公再取八代:詩、書、繼、美、文、韵、長、章,
別名取:祖、宗、維、訓、宇、有、其、新。
公元一九六三年歲癸卯、正月吉日由十六世裔孫詩晃號祖輝,別字明如,書名:文光。
再取八代:財、源、茂、盛、世、代、光、榮,
別字取:仁、義、禮、智、敬、守、安、康。其中聯合村美支:仰、台、世、聖、振五代自取行派和字,至:家字起與下墩、三連支同行派和字別。
  7、明成化年间,从江西临川移居闽邵武(建阳近界首乌石窝)的江西抚州乐安流坑董梓兴公。现人口438人。
  8、诏安董姓明朝中期,从浙江省温州市迁居福建诏安县城南诏镇。现已十八代,总户数110户,440人,聚居县城南诏镇,其中桥东镇10户,44人,梅岭镇1户7人。四都镇3户12人。
   9、明崇祯年间,原籍为直隶保定府雄县(今河北保定市雄县)人董趋,世业为酒库兼设水泉。因路过福城遇阻而滞留居之为始迁祖。
本族自四世起名派
  国家有道  朝仕必良  学宗孔孟  志绍伊周  
   文章上達  诗礼长贻  发祥逢吉  百世蕃滋
  本族自四世起字派
  成利子孙  永钦祖德  忠孝垂芳  英贤济美  
   福自天申  善为人宝  立品克端  光大以啟
10、龙海县港尾镇沙沄村后丰(又名后荒)社董姓开基祖董端甫,于明代从泉州(具体地点及源流世系不详)迁徙今港尾镇沙沄村后丰社开基。传子留鱼、留文。传衍港尾镇的沙沄村后丰社、下尾内社、后宅社。还有散居于颜厝、榜山、紫泥、海澄、白水、东园、浮宫等乡镇和双第华侨农场。
11、郡望:太原郡。清初时,有廷槐公由汀州迁徙浦邑之西乡永平村。浦城董氏传至十六代,其中第六世法达公迁居临江徐墩.共有人口377人。
从第一代起字派:廷正登科应法日   章士永元朝金兆
从第十五代接派:  松柏长青      培植宜勤      家声丕振    万世垂存
  12、乾隆年间由垅西冉桥南迁龙江。现分居福清市音林中村、音西西楼村、渔溪镇苏田村荔枝兰、渔溪镇后兜厝,有人口1534人.
   13、福鼎嵛山董氏由苍南赤溪白湾顶董廷助之子董其春,董其然(居下城后)、其弟董其思(居下顶董)、董其韬(居下董下进)、其乾(乌岩大山)、其荣(下董前进)等兄弟。约于清初平阳县北港腾蛟田贡入迁五十三都赤溪白湾定居。后分居福鼎嵛山镇东角村、芦竹村、马祖村、渔鸟村、中灶村。后迁平阳同春、金华兰溪、杭州余杭等地。有人口1534人.
14、福安社口董氏系泰順平溪董氏貞房分支,其肇基始祖是泰順平溪董氏第十二世良軾公長子一萃之子惟衡,娶包氏生子二始順治康熙年間,由泰邑城南平溪始遷福安東山次遷東坑墘上繁衍逐成一族,惟衡公當為水南肇基始祖。现今董氏人口主要分布在福安的社口镇龟龄村、溪尾镇溪尾村、下白石镇章沃村、秦坎村。有人口342人。
世行昭穆
子以存良  一帷應孚  士绍懋廷  正道宏敷  
直傅書法  學宗漢儒  世守盛德  名振京師
14、郡望:陇西郡。堂号:敦睦堂。远清公字廷才公原籍江西省建昌府后徙居闽省宁化县禾口乡老街开基创业(宁化县石碧镇立新村),建造香火堂店房,构置田园而聚居焉,自清朝乾隆壬申间以来迄今屈指一百多馀载。公虽秉气轩昂而盹肫之心感物而发,常张药肆以拯疾苦或艰於财者即不索其资且代为医国手,而屋漏之地尤为时懔愧心,以故终其身无天灾无物累无人非无鬼责,则公之为人其大较矣,呜呼自公阅历八十馀载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卒能舍旧谋新佑启尔后为一族发祥之祖。清光绪二十一年岁次乙未仲秋月,闽宁溪南董氏始修家谱。现已传八代,有11人。
世行昭穆排行:廷、溯、云、礽、兴、恺、联、甲
(二)董姓外迁
进入明代,“闽之福、兴、泉、漳襟山带海,田不足耕”,又因倭乱和海禁,已使人们陷入困境。到了清初又行迁界,“民田废弃二万余顷”,“沿海之庐舍田犬亩化为斥卤,老弱妇子转沟壑,逃亡四方者不计其数”,而使人们更苦。山区因其山多田少,谋生不易,加上连年的战乱和饥疫,也难生存。故为摆脱困境,人们只好背乡离境,再次外迁。大多为聚族而迁,向周边的广东,江西、浙江等地输出。
福建人跑到台湾开垦荒地,明朝中期就陆续有了。到了明末,荷兰人占领了台湾,为了发展经济,就大量吸引中国人去垦荒。正好有一年福建大旱,郑芝龙就出钱招饥民数万人,运到了台湾,开垦荒土为田,并向郑氏交租。后来,郑成功把荷兰人从台湾赶跑,又开始了一轮福建人向台湾
移民的时代。就郑成功打台湾的部下就三万多人到了台湾,这里大部分都是福建人。到后来郑克塽降清的时候,台湾大约有12万人。清统一台湾后,福建去台湾的更多了,有偷渡有官招,一直到清末,台湾已经统计有300万人了。
香港最早的居民也是福建人居多。比如南宋被元灭了后,有部分不愿投降的军民就躲到了香港,这里就有福建人。明末清初,郑成功在香港派驻过部队,这批“驻港部队”里很多都是福建闽南人,他们和后来又陆续跑来的明朝遗民一起,有的就在九龙、荃湾定居下来了。然后就是鸦片战争,香港开埠,民国内乱,抗日战争,……作为避难的一个就近选项,福建人在香港始终占了一席之地,其中最多的应该是晋江人和福州人。
福建人下南洋,含新加坡、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缅甸等地,一是去做生意的商人水手,二是自己想去谋生的平民,三是被拐被抓去的劳力。
   南下迁徙的福建人。尤其是16.17世纪,欧洲人殖民东南亚后,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开发,对劳动力的需求扩大,在老家过不好的一些福建人就跟着去东南亚做生意的商船,下南洋谋生。他们在外辛苦赚的钱,都换乘外汇寄到中国。清末民初,每年都有上千万的侨汇汇到闽南,可见下南洋福建人之多。而福建在清末兴起的第一波近代工业,大部分也都是仰仗侨汇和侨商的力量。
1978年,李光耀在新加坡招待邓小平时说:新加坡华人只不过是闽粤两省文盲的后代,而达官显臣、文人学士则留守中原开枝散叶,没有什么事情是新加坡做得到而中国做不到的。
1、董姓之入川:
明末清初,四川长期战乱,人口大耗。面对战后的四川“有可耕之田,而无耕田之民”的荒凉残破局面,清廷曾定许多优惠措施,鼓励各省的人们去川落户,从事垦殖,于是出现了清前期近百年的“湖广填四川”的大规模
移民运动。这次移民波及闽省,也使大批闽人涌入四川,以汀州府属最多,次为漳州府属各县与其龙岩州,再次是永春州与建宁、莆田、永安各县;迁入地则有四川的隆昌、云阳、南溪、合川、资中、德阳、内江、三台、中江、华阳、彭县、井研、金堂、成都、汉州、新都、遵义和大竹、宜宾、兴文、铜梁、壁山、乐至、广安、巴州、郫县、双流、灌县、什邡、新繁、安县与其邛崃各州县;迁入人数据《中国移民史》一书的估算,乾隆四十一年入川的闽人当有20万。
有载:四川省西昌市董姓,祖籍为福建省福州府青石桥杨柳村烂大门第十三甲,字辈为宪、腾、儒、大、国、学、绍、经、光、明、道、开,2008年就近家族内续编 昌、映、培、德、定、远、尤、承、先、祥、辉、兴、荣、华、耀、宗、传、佳、富 。
2、董姓入赣:
宋元时候因战争和瘟疫,赣州人口大耗,至元,人口不到30万。到了明初洪武间,大约也仅40万。另据嘉靖四年《江西通志》载,洪武时赣南各县有口44万,而至乾隆间,总数已经达到260万;至嘉庆又增至397万。由于人口急增,同治时已使赣南的许多地方“朝夕果腹多包粟薯芋,或终岁不米炊,习以为常“。明清时候,赣南人口急增,是因有闽粤之人大量的入迁。
闽人入迁赣南,始于明代。江西宁都《董氏重修族谱》载,彬初于明天启从福建邵武迁固厚段上。
3、董姓入浙省:
继宋之后,又有大批闽人移居于浙省,地域已由浙南扩至金衢及其浙西山地,移民来源不是原先的闽东,而是汀州和闽南。那时,这些地方遭受“三藩之乱”后,“独衢之江(山)、常(山)、开(化)三县,温之永(嘉)、瑞(安)等五县,处之云(和)、龙(泉)等七县被陷三载,仳亻离困苦,备极颠连。又如西安(今衢州市)城郭虽存,而郊原或为贼据,或筑壕堑,以作战场,较与受害各邑相等。……自闽回处,惟见百里无人,十里无烟”。于是闽人乘此时机也就移徙进来。
据《中国
移民史》第六卷所引资料,如浙南之云和县、青田县、丽水县、松阳县、宣平县、龙泉县、遂昌县、景宁县、缙云县,温州府属之泰顺县及金、衢的汤溪县、江山县、西安县、龙游县与其浙西的淳安县等,大多应是来自汀州的客家人,而常山、开化二县主要则是邵武、建宁二府与其闽南的泉州、兴化和永春州的迁民。
董姓入浙省有载:
  (1)始祖永清,字上流,号泉石。明代由闽之莆田赤岸,迁居永嘉永强瑶溪。子继孙承,世系相传。瑶溪村董姓,119户,462人。
  (2)始迁祖董肇基,约于明万历年间由福建泉州府安溪县入迁平阳县观美伏鹰(今属苍南县观美镇凤鹤村)定居。配叶氏,生子一:名弼楚。繁衍成族,后裔分居本县观美街、县城灵溪和温州市区、杭州市区、福鼎桐山等地。  
   (3)始迁祖董敦荣,系西汉董仲舒六十一世孙,福建汀州董七郎第四世孙,董青峯次子。约于明嘉靖元年(1522)壬午避倭寇之乱率经丰、经坡二子由福建泉州府南安县入迁大渔大岙心,不数载移居荪湖云岭下(今望里镇乌石岭村)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本县藻溪繁枝、宜山黄头图、金乡城内、灵溪街、芦浦林家院、龙港街路、新安西社、括山河西、石砰内湖、珠梅岭、安峰、龙沙、金乡底店和金华东乡东藕塘、温州市区、平阳昆阳、杭州泗安粗糠岗、甫山、瑞安飞云、上海南京路、厦门禾山吴村、浦城观音岭、青田白沙、宁波、临海长街丹屿背、象山马岙秦家墩、福鼎四斗、扁潭、盐塘、古岭小岙、玉环县城、坎门、东岙底等地和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法国等。
始迁祖董明宇、董明高兄弟,系董敦荣之孙、董经丰之子。董经丰随父与弟(董经坡)入迁大渔大岙心,其二子由大岙心转徙繁枝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4)始迁祖董质所,与兄董振所、董应所,系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二十七都大尖埔尖石董胜回裔孙。公于明末因战乱入迁平阳县十八都后蟠龙,后由后蟠龙移居二十三都将军南垟(今括山乡南垟村)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5)始迁祖董会泉,系福建泉州兴公二十世孙,子富公第四子。原籍福建泉州府沙堤。约于清时入迁平阳县腾蛟明山前,配蔡氏,生子六:长子荣和原居故里;次子明玉徙居江南塘西,后迁居望里六板桥;三子明如居平阳县麻步西村,为西村、赤溪园林岭后之始祖;四子明世徙居渔寮荷包田;五子君伯分居福鼎溪底与七斗岗;六子赞卿分居福鼎岐腰及瑞安高楼及半垟小岭头、山仔头。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6)始迁祖董日华、董日贵兄弟,原籍福建泉州府安溪县二十七都入迁浙江平阳县亲仁乡二十五都望里金家庄山仔头,今望里镇金家庄山仔头。二公约于清乾隆年间转迁五十二都小岭头(今属苍南县赤溪镇小岭头村)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本县灵溪街路、望里六板桥(近年入迁)、钱库、江山寿山垟心蔡、中墩、赤溪街路、尖礁和上海、福建石狮等地。
(7)外滩画报《人物风流:董建华父亲船王董浩云留在上海的印记》载:“董氏家族源于古代晋国所在的山西,其后北上南下,董浩云一脉到了福建。清末,董浩云曾祖母带着三名幼儿,逃难到了浙江舟山定海,
长子、次子相继夭亡,只剩下董浩云祖父一根独苗落地生根。
由于定海是边陲小镇,居民贫困,生意不景气,董浩云的祖父全家迁居上海闸北。其子瑞昌为董浩云的父亲,娶妻陶氏,育有三子两女。董浩云排行老二,原名兆荣。董瑞昌夫妇在上海南市大东门开设了源森玻璃五金号。”
人民网-《环球时报》-《船王董浩云——父子联手缔造航运王国》载:“董浩云和顾丽真婚后共育有2子3女,他们分别是长子董建华、次子董建成、长女董建平、次女董小平、三女董亦平。
董浩云还立下家规,规定由董建华起,子孙名字须由“建、立、中、华”4个字辈排列下去。
4、董姓入粤:
   自宋末元初大批汀民入居梅州后,至明又有众多汀州客家人移入粤地。成化间,梅州“流移错杂,盖客户愈盛”,徙民仍以闽、赣为多。由是,至嘉靖间遂分程乡、兴宁二县地置平远县;崇祯时,又析镇平县(今蕉岭县)。与此同时,“惠州壤邻汀、赣,奸民实繁”,嘉靖间,永安县(今紫金县)“山谷中多良田,流民杂居”,迁入者大多也是闽、赣人。而当和平县建县,有自闽地来者,操客家音;万历间,博罗县也有来自闽漳之
移民。再是始兴一县,闽人占十之二;韶州府正统间“主户少,而客户多”,“翁源、乳源尤甚”,前来占籍的,也多、江、楚、闽汀之民;英德县也有闽人前来入籍。到了清初,沿海“迁界”,使许多地方荒芜无人烟。复界后,梅、循人便先大批乘虚涌入广东沿海各地,“或以垦殖而开基,或以经商而寄寓”。接着,潮、惠、嘉应州与闽赣人也都挈家赴垦广州府属的新宁、肇庆府属的鹤山、高明、开平、恩平、阳春、阳江等州县,“多与土著杂居。……遂谓为客家云”。那时,汀人大部分北迁川、赣、浙南,也有少部分跟随粤东、粤北的客家人移入广东沿海各地。
有载董姓迁入粤:
(1)潮阳海门诒燕堂开基祖董松岩,系董仲舒后裔。洪武年间从闽安漳迁居潮阳海门,裔孙分衍峡山都大布洋(今沙陇镇)、南塘及澄海官湖等处。
十三世起至十六世止:
系  大亨利贞
表 学通益吉
十六世起:
系  诗礼昭著  德泽绵丰
表 忠孝垂训  箕裘克肇
(2)澄海上华镇官湖村董氏开基祖董大薰,唐末年从河南固始县入闽定居,在明崇祯十三年庚申(约1640)因避战乱从莆田县迁居官湖,其孙董恂益的裔孙再分衍东里、北湾、龙田、澄城等处立业和开枝发叶。
官湖董氏以大薰祖为一世祖,二世澄溪,三世洪基,四世冠湖、华斋、恂益,五世会一、念一---,从六世起至五十三世止的辈文是:召君汝伯,元亨利贞,道之集成,休仁已长,合理则行,存心宜物,笃志忠孝,正宗从礼,昭穆列叙,易世芳香,学希圣神,万代昌盛。  
5、董姓入台:
明时,闽人开始大批涌入台湾岛。崇祯之际闽地大旱,福建巡抚熊文灿与郑芝龙合议,“招饥民数万人,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用海舶载至台湾,令其芟舍,开垦荒土为田”。清顺治十八年,郑成功抗清失利,率部数万乘船200余艘退驻台湾,逼使荷兰军人投降,收复了台湾,并改赤嵌为东都明京,设承天府及天兴、万年二县。康熙元年,清廷下令“迁界”,闽粤之人难以为生,郑氏政权更是大招沿海居民不愿内徙者数十万人,“东渡以实台湾”。康熙二十二年郑克土爽降清,清在台湾设一府三县,“汉民已逾数十万”,更有大批泉、漳之人与潮、汕人入居台湾。那时,泉人主要聚居台湾北部的台北、基隆、淡水和南部的台南、高雄一带,漳人则住中部的南投、嘉义和东北部的宜兰、苏沃各地。后又有福州之人东渡台湾,主要聚居淡水。  
有载董姓迁入台:
(1)明初,董思安派下第十二世孙端亮公之子善顺公、善应公从泉州迁入沙堤,与董四公裔孙合为一族。善顺肇基沙堤,生五子,开长盛、中璜、东城、西轩、祥芝五房。善应号扬崑,于宣德年间(1426--1435年),迁居浯洲浒兴(金门古坑),生六子:希贤、希圣、希文、希武、希万、希元,派下繁衍金门、澎湖、台湾等地。
(2)长泰县董溪头董姓始祖董继宣,宋代由仙游迁入长泰县人和里锦江社,即董溪头社,今属武安镇金里村,传衍至今。清代,有后裔迁居台湾。
(3)南靖县梅林磜头董氏始祖泰,号五九郎,明初由龙岩玉保林村移居靖邑漈头。据董荣华《董姓开辟粮户之史实》载:“按吾社在明初始祖五九郎由龙岩玉保林村移居靖邑漈头,务农为业。五九郎生三子,大一郎、十二郎、十三郎,次三两房外迁,大一郎娶吴四娘生子维德、维益、维新。”裔孙聚居在磜头村6个自然村。从十一世至十五世,有数十人移居台湾。
A、维德、维益、维新迁台开基祖。
B、风兰往台。长房长十五世六龙、文俊往台,魁官、仲官往台。莹嘉、天水、清水、段历往台。联攀往台。文彩往台。石禄、守祖、余三兄弟去台。元礼去台。三奇去台。
C、长房、次房十三世日霁、起曾随父去台。丙秀与郑氏孙去台。佑佑往台。寿养、子升去台。石旺、三连去台。立养、日华去台。
D、三义移居台湾。石元往台,阿黄往台,阿松往台。甘李、接妹往台。聪赛往台,瑞九往台,秀风往台,华客往台。
E、崇寿往台,元秀往台,天育往东都台湾。球章往台,仕英往台,广禄往台,欢寿、撰熙三兄弟与其父亲崇义往台。标晟往台。邦佐、邦佑往台。阿夏往台。
F、十一世邦佐公往台。
G、十一世高瑞九往台。
H、十一世高圣字智若子崇往台。
J、十三世璠章公子赓禄往台。
K、十五世赞元公字化英往台。
I、二十世南章往台。
7、闽人侨居海外各国:
    闽人侨居海外,始于唐宋,至明更多。《明史·外国四·吕宋》说:“吕宋居南海中,去漳州甚近。……先是,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者至数万人,往往久居不返,至
长子孙”。到了清初,先因迁界,又使沿海大批的难民被迫逃亡海外谋生。雍正间,闽浙总督高其倬曾奏,那时人们出洋,“闽省居十之六七,粤省与江浙等省居十之三四”;从鸦片战争至十九世纪末,漳州出国的人数约为二十多万人。大量是被拐卖到东南亚及美洲当“契约华工”,也有部分是因政治原因移居海外,还有不少人逃荒出国谋生。据《古巴华工事务》统计,漳州一带被拐卖当“苦力”的就有5万余人。
吕宋的董柳轩是泉州董氏最早前往菲律宾的开基祖。至于“大明街”的命名,估计是董柳轩到菲律宾定居、传衍数代以后,元朝灭亡,明朝建立。其后代为了不忘故国,便把他们的聚居地命名为“大明街”,以表示对祖国(即明朝)的怀念。以此观之,董柳轩的出国时间,就比目前史籍有据可查的菲律宾华侨的最早出国时间—明朝永乐年间往前推进了100多年。遗憾的是,星移斗转,沧海桑田,“大明街”在菲律宾何处已无踪可寻。
五、新中国成立后董姓
移民入闽
解放战争,进入福建的解放军三野十兵团十万大军,其中大部分是山东人。以及1948年,不同批次随军接管福建政权的南下干部,他们主要来自老解放区的山东、河南、山西、河北等,还有一批也是随军来福建的知识青年为主的南下服务团,他们主要来自上海。
上个世纪50年代,上海市动员大批职工支援福建建设,涉及搪瓷、保温瓶、皮革、日用五金、木材、食品、造纸7个行业,总人数达700多人,此后很多人便在福州定居下来,在把马路建起小区“上海新村”,也是福州第一个新村。
1958年,福建山东两省达成协议,由山东动员壮汉到福建当伐木工,一下动员有2万多人,后来为了稳定军心,干脆把他们的家属也动员来了,有4万多人,他们来了后,主要分配到了南平,三明,龙岩三地,南平最多。除了山东,动员来福建当伐木工人的,还有上海、广东、安徽、江苏等地,也都各有数千人不等。
1957年,福建决定要在三明建重工业基地,国家一声令下,又从西安、宝鸡、沈阳、鞍山、上海抽调技术人员支援,不到一年,就调集到三明4万多人。
1959年,上海又搬了三十几家轻工业企业到福建,连人带设备扎根了下来,这次他们主要被安排在三明和福州。
1964年,福建“小三线”建设,又给上面递了报告,希望上海再支援点工厂来福建,这次又搬来了11个工厂,又从上海搬来了四千多人。
1980年后,通过务工、经商、户口迁移、水利工程的
移民安置、军队军属的安置、边防垦耕、灾民迁移和分配工作的迁移等,从农村到城市;从山区城市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等。还有一部分在国外有亲属的公民申请出国定居,也有不少申请到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留学,学成后入籍所在国。福建人宗族观念超强,一个人在哪里扎根,就会从老家呼啦呼来跟来一帮人,他们吃苦耐劳、拉帮结派,智商和情商都超一流,很快就扎根下来了。
有载新中国成立后董姓入闽:
   1、漳浦董姓聚居于县城西门外董厝围社,今社已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县城尚存董姓后裔1人。现漳浦董姓系新中国成立后从外地迁入42人。
2、三明市区董氏,大多来自南下干部和1957年三明重工业基地建设,从外地迁入609人。
3、江苏省射阳县通洋乡(现藕耕乡)双港村董长才,南下来福建的大田县,现已四代。
总之,从福建董姓先祖开拓迁徙到裔孙定居创业,是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也是一条生生不息的血缘脉络。无数董氏凭智慧和毅力,传下了一脉脉子子孙孙,留下了许许多多动人故事,他们的功德受到后世缅怀和颂扬,他们的经历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写下光彩的篇章。
   请董氏宗亲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