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余治平:问题意识、创新能力与学术表达——以董仲舒研究之工夫养成为例
2022-06-01 05:43:24


2022531日,我校特聘教授、董子讲坛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余治平先生隆重推出学术讲座《问题意识、创新能力与学术表达——以董仲舒研究之工夫养成为例》。

本次讲座由上海交通大学董仲舒国际儒学研究院、董仲舒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组、河北高校重点基地“董仲舒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委员会、衡水学院董子学院、《衡水学院学报》编辑部、德州董子文化研究院共同主办,河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董仲舒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董子学院院长魏彦红,德州董子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郭付军,中国孔子研究院研究员宋冬梅,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宁夏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青海大学师生以及衡水学院学报编辑部与董子学院专兼职教师30余人共同聆听了讲座。讲座由《衡水学院学报》常务副主编曹迎春主持。

余治平教授作为资深董学专家,多年来一直支持和关心衡水学院的董学研究事业,并担任《衡水学院学报》董仲舒与儒学研究专栏的主持人。他所带领的团队多年与衡水学院深度合作,共同举办了多场学术交流活动。余教授就董仲舒研究之工夫养成,从问题意识、学术创新、逻辑论证、学术表达、写作规范和技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

首先,问题意识要明确清晰。余教授指出,文章的选题要围绕问题,反对无病呻吟和重复常识,问题的有无、大小、分量、质感决定文章的生命力和前沿性。董仲舒研究要从从哲学、史学、文学、经学、文献学等多维向度发现问题,从小处切入,纵横展开,精致细化。读书加思考是培养问题意识的不二法门。

第二,无创新,不写作。余教授指出,学术创新是文章的灵魂,从概念创新、观念创新、视角创新、方法创新和文献创新五方面努力培养创新能力。学术研究要努力推进问题的解决,保持研究的前沿性,始终崩紧创新学术创新这根弦。

第三,逻辑论证。余教授以为,董仲舒是“最具有论证气质的思想家”,学术文章论证结构要有层次感、梯度感,环环相扣;在广泛搜集使用材料的基础上,要对材料深入分析,体现训诂和诠释工夫,更要注重问题的哲学阐发。余教授以开题报告和课题申请为例,提出要做到提纲先行、基本概念先行、层层推演、有力论证。

第四,学术表达凝练通透。余治平教授从标题、内容摘要、关键字、引言、结语、标点符号等细节问题,强调写文章一定要反复锤炼,做到文字流畅、结构通透、层次鲜明。

余教授还就引文、注释、作者简介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余治平教授的讲座从写作和编辑的角度展开,援引大量董学研究文章,既有理论高度和广度,又有现实的可操作性,让大家受益匪浅,对于今后的写作水平和编辑能力提升、对于董仲舒研究功夫的养成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